当前播报:毫末发布自动驾驶生成式模型DriveGPT 宣布获得3家主机厂定点合同

文/周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生成式聊天AI——ChatGPT大火。在汽车行业,也有企业推出了自动驾驶领域的生成式模型。4月11日,毫末智行举行第八届HAOMO AI DAY,发布了业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

据介绍,DriveGPT雪湖·海若通过引入驾驶数据建立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现阶段主要用于解决自动驾驶的认知决策问题,终极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与ChatGPT使用自然语言进行输入与输出不同,DriveGPT输入是感知融合后的文本序列,输出是自动驾驶场景文本序列,即将自动驾驶场景Token化,形成“Drive Language”,最终完成自车的决策规控、障碍物预测以及决策逻辑链的输出等任务。

作为生成式模型,DriveGPT的运行需要大量的数据为基础。据毫末介绍,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已经完成基于4000万公里驾驶数据的训练,参数规模达1200亿。

据官方介绍,DriveGPT雪湖·海若可以逐步应用到城市NOH、捷径推荐、智能陪练以及脱困场景中。有了DriveGPT雪湖·海若的加持,车辆行驶会更安全;动作更人性,并有合理的逻辑告诉驾驶者,车辆为何选择这样的决策动作。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车辆越来越像老司机,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信任感会更强,理解到车辆的行为都是可预期、可理解的。

现场,毫末宣布DriveGPT雪湖·海若首发车型是新摩卡DHT-PHEV,即将量产上市。

生态方面,毫末官宣取得3个主机厂定点合同,相关项目正在交付中。同时,毫末推出的中国首个重感知、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H即将量产上车,最先落地北京、上海、保定等城市。

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前装搭载率升至29.40%,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而毫末在去年预估,到2025年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超过70%。毫末董事长张凯认为,智驾产品正在进入快速增长的全线爆发期,2023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首先,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在2023年将围绕量产上车发力,进入到真实用户覆盖和多城市落地的比拼阶段。其次,行泊一体和末端物流自动配送产业商业化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深耕的重点。在乘用车领域,搭载行泊一体功能的智驾产品将迎来前装量产潮;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领域,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在商超、快递等场景迎来爆发,2023年将在这些场景实现可持续商业化闭环。

根据计划,首款搭载HPilot3.0的新摩卡DHT-PHEV即将量产上市,这也是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的首发落地车型。第二款搭载毫末HPilot3.0的车型魏牌蓝山也将在今年发布。目前,毫末HPilot整体已搭载近20款车型。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4000万公里,HPilot2.0辅助驾驶日均行驶里程使用率达12.6%。

海外布局方面,搭载毫末HPilot的车辆已运往欧盟、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陆续交付到用户手中,接下来将在中东、南非、澳大利亚等市场陆续投放;同时,毫末HPilot即将量产墨西哥版本及俄罗斯版本。

关键词:

    快讯

    襄阳二季度20个工业园区完成114项任务 完成率达76%!

    8月4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为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更好地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约节约和产业集中集聚,加快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步伐,为

    来源:襄阳日报 22-08-08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