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绥化做大做强做长玉米产业链


(资料图)

近年来,绥化市立足资源优势,做强精深加工,持续推动全市玉米产业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2年,该市玉米加工能力超千万吨,规上企业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8.2%,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7%,产业链水平、产业集聚度和产品层次位于全国前列。

未来,该市继续做强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第一支柱产业,努力打造“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践地,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绥化力量。

每一粒玉米通过深加工,实现“吃干榨净”。落户在青冈县的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不断给出玉米生物发酵产业链条上的惊喜。

该公司董事长崇明胜介绍,他们采取“一泡二磨三分”。先浸泡,自然达到物料平衡后,把它粉碎,再把玉米的各个产品如淀粉、蛋白粉、玉米皮、玉米胚芽等分离出来,反复洗涤后烘干,再进行包装就是成品了。

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做L-乳酸生产,再向下主要延伸产品是聚乳酸,聚乳酸可以做一些材料级的产品,聚乳酸制品的优势是可降解,尤其在一次性制品领域很有市场。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医用材料,比如,医用的缝合线、补丁,不用拆,直接在体内就吸收了,可以免除二次手术拆线。

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只是绥化市众多玉米深加工企业中的一个缩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绥化市积极推进以商招商,采取聘请招商大使、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家招商积极性。仅通过青冈龙凤玉米,就先后引进了昊天、京粮等重点龙头企业。推进项目裂变,制定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促进企业主动投资。青岛柏尊集团继在青冈投资之后,又相继在北林、海伦建设了两个饲料精深加工企业,总投资接近10亿元。推进规模扩张,紧盯企业投资走向和发展布局,绥化主要领导赴总部拜访,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推进链条延长,玉米精深加工14条链主链,绥化已拥有9条,生物发酵产品达40余种,现已形成淀粉、燃料乙醇和酒精等初级产品,色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和结晶糖等中端产品,维生素系列、山梨醇和辅酶Q10等高端产品协同发展。

绥化市培植“链主企业”,重点培育新和成、象屿等100亿级、50亿级的航母企业和星湖科技、京粮生物等行业领军企业。去年,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共开复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个,完成投资14.3亿元,京粮年产5万吨L乳酸、龙凤年产2万吨赤藓糖醇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国投年产3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成为全国首家利用生物质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示范项目。今年,又谋划储备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7.9亿元;打造产业集群。全市规上玉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7户。

该市还主动与国内生物经济领域头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沟通对接,建立生物发酵研发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创造条件。截至目前,该市8个玉米精深加工数字(智能)车间通过省级认定,新和成通过了省级智能工厂认定,实现智能工厂零的突破;建设黑龙江省玉米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学工作室和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攻克玉米生物发酵“卡脖子”技术难题。出台了绥化引才“金十条”,实行“双招双引”行动(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引进一个项目、兴起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

关键词:

    快讯

    襄阳二季度20个工业园区完成114项任务 完成率达76%!

    8月4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为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更好地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约节约和产业集中集聚,加快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步伐,为

    来源:襄阳日报 22-08-08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